等刘崇病逝,刘钧继位后,任命了刘继恩为太原尹,北汉储君太子,但刘继恩资质平庸,刘钧常常对臣下郭无为抱怨刘继恩无治国之才。而丞相郭无为也趁机劝说皇帝改立刘继元为储君,但遭到刘钧的拒绝,这件事不了了之,但让刘继恩更加担心自己的储君位置了。

“那个,刘将军所言,句句在理,真知灼见,分析妥当,儿臣,儿臣也觉得大有道理,可以推行。”

刘继恩并没有说出什么大道理,而是拾人牙慧,凡事拥护声最高的,他都支持,凡事在民间有贤明、威名的大臣,他都赞同,这样避免说错话,也避免得罪一些重臣,对他进行背后参奏。

国家大事,资质平庸者,认知不够,很难站在一国之君,庙堂重位上面做决策,牵扯到国防、军事、经济、制度、田地等太多方面的复杂事情,刘继恩成长于宫廷,哪有那么多的见识和思考能力。又因为少年丧父,被过继寄养,在宫廷生活战战兢兢,性格方面懦弱一些,也都是有原因。

北汉皇帝刘钧露出一丝失望之色,对这个太子的资质和才能还是一如既往的失望。

但是嫡长制是皇族权力过度稳定、士大夫尊崇的继承制度,他不能因为个人喜好,就随便废立太子。回想一下历史,隋文帝废掉太子杨勇,改立了杨广,结果却导致隋代三代而亡,就是没有按照一个既定大规则去办事。

一旦这个口子开了,那以后皇子们都会内卷,争相斗起来,皇子与大臣之间勾连,为了得到支持,很可能形成诸多派系,最后铤而走险,甚至敢弑君,兄弟反目骨肉相残,会使得朝堂不稳,皇室不宁。

“其它爱卿,是否还有补充?”

大将军李隐抱拳道:“臣觉得,当早准准备,西北诸藩早就在大宋收编吞并的规划中,虽然麟州杨氏早些年依附后周,现在归顺了大宋,但是,其它三州藩兵节度使,都在拥兵自重,我们可加以利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