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ldo;鞑子要攻城了!快把那两个大家伙推来!!!&rdo;

朱绍焜放下望远镜,转身对炮手吼道。

炮手们如忙碌的蚂蚁,有人抬炮弹,有人将弹药压实,还有人忙着朝炮身上泼水。朱绍焜望着他们忙忙碌碌,绷紧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。

五十名炮手都是皇兄从三大营中挑出的精锐,被派来协助遂平王镇守昌平,炮手都接受过汤若望、汤姆、赵士祯等人训练,操炮水平远高于普通明军。

朱绍焜口中的大家伙,指的是皇庄兵工厂改良后的红夷大炮。

朱由检称之为44红衣大炮,44是1644年的意思,这是明军现阶段威力最大的火器之一,可以装填多种炮弹,霰弹、实心弹、燃烧弹、按照汤姆士介绍的棱堡守卫方法,只要两门同时发射,呈对角射击,就能封锁城墙前五六十米宽地。

红夷大炮原产自西班牙,成化年间引入大明,加以改进,带有准星和照门,可以进行粗略瞄准,有效射程五六百米,仰角发射时,射程更远,可达一公里。

崇祯初年,旅顺举人范文程等人叛变,红衣炮铸造技术被建奴掌握,皇太极高度重视火器,对火炮工匠予以重奖,直接赏赐游击、总兵之类的官职,重赏之下,工匠不断改进火炮技术,清军火器开始超越明国。

朱由检令毕抚坚等人对红衣炮进行改进,皇上希望能增加火炮射程,加快发射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