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有一些,身下依稀有极细微的排脚,又有一些,嘴边多了几只袖珍的螯牙,还有身上长出几片甲壳的,还有头顶长出触角的……

排除掉一些看起来没用的新生体,艾萨克把重点放在了“攻击性”上。

以“魔力素”,对这些进行催生后,再以它们为核供体,继续与核受体搭配。

一代,又一代,再一代……

期间,不断淘汰长偏的,重点培育核受体攻击性特征得到强化的。

十几代后,两类杂交种开始脱颖而出。

一类继承了海蜈蚣的螯牙特征,四只尖锐的螯牙,远比龙蝇本身的口器要强大得多,狠狠扎进去的同时,更还能把毒素直接注入目标体内。

还有一类,则尾部长出了毒刺,同样是剧毒,它对目标造成的疼痛,远比螯牙龙蝇要剧烈得多。但是,它的尾刺只有一根,用掉了,就需要时间来重生。

这两类杂交种,攻击性也比原始龙蝇要强烈得多。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