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六月十五,与大秦交往甚密的西域强国乌孙,派遣使臣前来进献国礼,正巧大皇子苻生北上习武,头狼苻毅便要苻文接下了会晤使臣、安排住宿的差事。

这是苻文第一次摆脱大皇子苻生的压制,第一次独立接待外宾,里子和面子上,自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。

静按心神,苻文极目远眺,乌孙人的前尘旧事,浮入脑海。

乌孙人的习性与几十年前自家还未立国时的匈奴人一致,原本也是草原民族,喜好随畜迁徙逐水草而居,射猎为业,不务农耕,淳朴为俗,简易为化,不为文字,刻木纪契而已。西汉时,乌孙人游牧于敦煌、祁连一带,曾与匈奴交好,后来乌孙昆弥不愿长此蜷伏于匈奴肘腋之下,遂交好于西汉,汉宣帝找了个恰当的机会,遣校尉常惠持节助乌孙作战,大败匈奴和车师的联军,至此,乌孙一跃成为西域强国。

及至东汉,乌孙出现分裂,有了大小昆弥两个王统,分疆而治。二者都是内讧迭起,变乱丛生,大、小昆弥之间矛盾不断,今杀我爹、明天我宰了你情形,时常发生,从此,乌孙大见衰弱,属国瓦解,不复荣光。

三国时期,大昆弥佘郗终于消灭了小昆弥,并借着中原混战,在西域天山以北、阿拉湖以南打下了一块形同巴蜀大小的疆域。大汉一统、大秦立国后,乌孙无奈被夹在大汉西域都护府和大秦白鸟道之间,自然异常难受,295年,大秦头狼刘渊悍然举兵南下,乌孙便举全国之力,把赌注下在了大秦一方,随大秦西路军进犯大汉。

大秦‘战败’后,神武帝的天朝怒火,自然撒在了乌孙国的身上,当即派遣刘琨,将乌孙国一直打到了康居国南、差点亡国灭种才肯罢休,同时,在乌孙故土设立了疆宁郡。这几年,乌孙人卧薪尝胆,国力渐渐恢复,便开始谋划还复故土,当年疆宁郡百里氏判汉出逃,多多少少有那么点乌孙人的影子。

在苻文看来,此举无异于蚍蜉撼树罢了!

后来汉帝国对百里氏叛逃的置若罔闻,让乌孙人觉得汉室软弱,有可乘之机,但乌孙人自己却又不敢直接陈兵疆宁郡,所以,近年来乌孙国王年年派使臣朝贡大秦,希望派戍南将军邓羌和西南将军呼延修罗一同出兵相助,攻略牧州与锋州,看来今日,应也是为这事儿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