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内容与本书无关。

因为蒙古人的不辞而别,让建虏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。本来黄台吉还打算在明军没有准备好最后决战的时候偷偷开溜的,可蒙古人才刚一离开,黄台吉还没完全做好撤离准备的情况下,明军就已经缠上来了,虽然还没有真正发动实质性的进攻,但像现在这样的反复折腾却比直接发动进攻更加折磨人,搞得建虏一直处于神经紧绷,不敢有丝毫松懈,若是就这么折腾下去,迟早得被明军拖垮。

明知道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对本方会非常不利,但黄台吉却没有任何办法,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现在就剩下两旗不到两万人马,根本不是首战告捷如今又士气爆棚的明军的对手。若是主动出击,结果必然是自取灭亡,况且黄台吉又没有他老爹努尔哈赤那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拼命精神,这些年已经习惯了胜利的黄台吉,在如今突然遭遇失败的情况下,已经变得越来越保守了,在胜算不到两成的条件下,黄台吉是绝对不会选择与明军拼死一搏,杀出一条血路的。

黄台吉不敢力拼,也就注定了正黄旗与镶蓝旗覆灭的命运。为了防止明军玩真的,就只能一直保持高度戒备的状态,可本身就只有这么点人,在明军数万人的压力下,只能采取全军戒备的方式,因为人少了根本没用。而明军方面不但兵力充足,还掌握着主动权,将节奏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,完全可以做到张弛有度,所有人都是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。

如此数天过去,因为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,包括夜里都不敢放松,因为陈坚肯定不想让建虏睡好觉,所以时不时地在夜里也会进行适当的演练,这样一来建虏根本就没有什么松弛的机会,几天下来使得一万多建虏里面绝大多数都已经疲惫不堪。而明军方面因为巨大的人数优势,可以选择轮休的做法,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足够的休息放松机会,所以几天下来明军依然是个个生龙活虎,经历充沛。在如此严重不平衡的状态下,双方士兵战斗力的此消彼长自然是非常明显的。

陈坚暗中观察了一下建虏现在的状态,看到很多建虏士兵都是呵欠连天,精神状态非常低迷,还有一些站着都快睡着了的样子。这样的情况陈坚觉得似乎差不多了,看来基本可以动手了,对于普通建虏士兵,陈坚的打算主要是收编为主而不是尽量杀伤,若是真让他们精神崩溃就毫无意义了。

想要收编那些普通建虏士兵,像德格类这样比较有身份的人出马应该可以顺利得多。为此,在动手之前陈坚特别与德格类交代了相关事宜,在将建虏两旗人马彻底击溃之后,就由德格类出马进行招降安抚,德格类当然不会嫌手下的人太多,因此对这种事也很乐意去做。

动手的时机已经成熟,那就不用再无谓地浪费时间了。经过数天时间的演习,进攻的准备已经完全做好,随时可以向建虏发起总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