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车间,郭泰来第一眼注意到的不是那一群人,而是在旁边桌子上摆着的一批组装好的陀螺仪和一些零散的零件。这

些陀螺仪郭泰来自己都做过好几次,当然不会认错。可是他看到那些陀螺仪的加工装配精度之后,忽的就有一种活该定位精度不高的感觉。这都是什么啊?

作为一个钳工高手,特别是一个精加工和装配高手,郭泰来现在最不能忍的就是粗制滥造。要是日常用品也就算了,精度够用就好,郭泰来也不会计较。可问题是,这陀螺仪是军品,是高科技武器啊!怎么可以容忍这样的加工和装配精度?真

要说实际的加工精度,在郭泰来的双眼测量之下,结果应该在正负1丝的样子。说实话,人工能够加工到这种地步,已经是难能可贵了,并不是每个钳工都如郭泰来这般的变态。而且就算是郭泰来,一开始的时候也只能加工到5微米的精度,只是比这个好上那么一点点而已。

因为陀螺仪的复杂,加工困难,以至于南方集团的人工加工只能用一厘米尺寸的那款设计。郭泰来之前就知道,这边做出来比自己的那个大一号,也并不意外。另外,表面粗糙度只达到了亮光泽面的级别,比起郭泰来当时的手艺,都差了两个等级,不用说现在了。如

果只是这些,那也都不是问题,勉强算是合格,可问题是装配。这个装配的手艺,也实在是太差了,光是郭泰来看到的这些当中,十个里面至少就有五个装配的轴向精度相差一丝以上。

这个装配精度,必然会引发陀螺仪的持续稳定性略有不足,最终导致的结果,肯定是输出数据略有偏差。这边偏差上0.001个角动量单位,一百公里之外就能偏差出几十米上百米去。

怪不得军方实战演习中纯惯导得不到想要的精度,这要真的打得准了,那才是天下奇闻。看